对石家庄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191号建议的答复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石科建议字〔2025〕第9号
对石家庄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第191号建议的答复
曲海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大对《国家首创产品》企业资金支持”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科技局一直将支持企业创新作为中心工作内容,近年来为支持创新主体开展技术研发,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提升研发能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一是加大科研项目支持力度。近年来,不断丰富市级科技项目支持形式,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驻冀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申报工作,支持驻冀高校科技计划项目、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组织“揭榜挂帅”制科技项目,开展了需求征集工作,下一步,将组织专家对需求进行评审,凝练出揭榜挂帅制科技项目需求榜单。二是不断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为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工作,组织县(市、区)参加研发投入统计培训会等形式,为企业提供帮扶,并开展入企服务工作。组织市科技局领导对各县市区进行分包调度,对重点企业研发投入统计归集情况进行查漏补缺,推动企业研发投入统计数据应填尽填,不虚报漏报错报。2024年组织开展研发投入后补助工作,补助科技型企业431家。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补助资金的使用,市科技局组织补助额20万元以上的企业签订了任务书,约定补助资金完全用于研发。
二、厚植人才成长沃土,夯实创新发展根基
一是加大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组织开展2024年度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评审认定工作,新引进高层次人才7名。截至目前,共引进70名高层次科技人才,高水平人才团队建设的品牌影响日益扩大。积极推进落实2023年度人才绿卡购房租房、场地租赁、贷款贴息补贴工作。二是加强市科技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培育。完成2024年度科技领军人物和科技创新团队的认定工作,认定科技领军人物15名、科技创新团队15个。截至目前,全市科技领军人物总数达到120名,科技创新团队120个,我市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三是打造高层次人才应用场景。与河北工业大学联合举办首场石家庄市高层次人才应用场景发布活动,邀请了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医科大学12位国家级人才领衔的150余位专家学者。6个高层次人才团队进行了项目路演,4家企业与团队签署合作协议,近50家企业提出了技术需求和合作意向。
三、推进协同创新合作,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
一是深化细化与“双一流”高校合作。与北京大学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在科技攻关、高端科研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将开展广泛合作。围绕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协议有关内容,积极推进高端科技资源与我市深度融合,与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清华大学与石家庄科技合作首次对接会”,与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举办“北京大学科技成果发布暨2024年北大-石家庄首场校企对接会”等活动。为进一步推介清华、北大优质创新资源,精准对接我市产业,面向全社会征集了创新主体的合作需求,并已将需求发至两所高校进行对接,首批征集需求包括清华大学37项、北京大学11项,第二批征集企业需求78项。同时,分别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编制《石家庄清华创新专项绩效管理办法》《石家庄 北京大学合作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二是深入推进市校合作共建工作。截至目前,市政府先后与16所驻冀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我市各级政府、企业积极响应,与高校签署合作协议400余份,共建创新研究院8个、创新平台31个,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5个。组织实施2025年度驻冀高校与石家庄市产学研合作项目,鼓励支持高校与我市联合实施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加大河北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石家庄)建设,截至目前,已引进36个创新团队,与32个企业开展26个项目合作,先后有教师130余人、博士生13人、硕士生107人、本科生300余人入驻,累计走访130家企业,其中与40家企业开展校企联合毕业实习。三是着力提升成果转化成效。为破解京津科技成果“蛙跳”问题,加快京津科技成果在我市形成新质生产力。上半年,通过学习调研和征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县区科技管理部门、开发区管委会、技术转移机构等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形成了《石家庄市关于加快京津冀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来石转化的若干措施》。持续深化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提升行动,召开全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推进会,并印发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4)》。四是持续深化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继续做好技术经纪特派员选派工作,为高校、院所与企事业等单位开展技术服务,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技术供需对接,促进我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24年度选派市级技术经纪人特派员31人,累计选派出技术经纪人特派员91人次。认真落实2024年技术经纪人补助资金,支持技术转移机构和企业共29家。我市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在展会签约和达成合作意向共计21项,涉及金额约2.1亿元。
2025年4月30日
领导签发:王金生
联系人及电话:檀静娴 85068626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