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将更加频繁,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要真正实现国家制定的防灾减灾目标,公众的自觉参与意义重大,甚至是成败的关键。”5月12日,在“全国防灾减灾日”当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朱定真说。
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此次主题有何深意,究竟该如何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提升民众的防灾意识和水平?
灾害预警 风险管理节点需向基层前移
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对8年前的那场暴雨印象深刻。那是2012年7月21日至22日,北京出现持续时间长、雨量大、范围广的极端降水事件,给民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从天气预报角度讲,当时预报得还不错,但预报的雨量量级及降雨时间存在偏差,且雨下得大而集中;人们没有想到,北京竟然应对不了那样的极端降水,反映出防灾方面的脆弱和不足。”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说。
因此,他认为,防灾减灾在政府主导之下还要依靠科技,预防为主;各级部门要经常想想“想不到的事”;公众也要学会应用科学知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应对得当。
在朱定真看来,落实防灾减灾工作需要关注基层,因为灾害影响直接面对的是基层,防灾减灾战略的落实、效益的发挥、成果的共享,往往取决于基层的响应。提升应对灾害的能力,必须重视提升基层的防灾减灾能力。
“行动起来,防范化解身边的风险。”国家减灾办等相关部门呼吁。朱定真也表示,事实证明,面对自然灾害时,只有更多的人意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具备了防灾减灾救灾的科学知识和能力,并且能够自觉防灾避险自救,灾害风险管理系统才能真正发挥效用。
近些年,气象预报预警准确率不断提高,但还是出现了多次因为个人防灾意识薄弱,避灾知识缺乏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例。“所以灾害预警,风险管理关键节点确实需要向基层前移。”朱定真强调。
重视科普 提升公众应对灾害能力
“要特别重视公众层面的科普,民众的参与意识提升了,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才能筑牢,政府决策的落实就能事半功倍。”朱定真说。
朱定真常年从事气象科学传播,他认为,从长远看,在公众参与提升自然灾害应对能力方面,要加强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需要一代一代树立起尊重自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科学观,培养与自然环境良好和谐的生活、生产习惯。
“科普,最重要是‘用心’。”朱定真说,要用心去做,跟踪最新的科技进展,绝对不能一个教材管几年。防灾减灾知识和其他科技知识一样,只有加入了服务性和人文关怀才能激活它的传播能力。把专业术语堆砌的高深理论翻译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让非专业的人明白,这是一门艺术。所以要对科普热心,有了热心才肯将时间和精力花在科普事业上。
同时,要用心分析“流言”。科普工作者对知识要有兴趣,对流言和谣言也要有兴趣,它们之所以存在、流行,就是科普出现了短板,要及时去补齐。这样才能与伪科学争夺阵地,这是科学家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提高自然灾害的应急应变能力,必须预防为主,依靠科技。”李泽椿说,当前,我国在防御自然灾害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以影响我国最大的天气灾害台风为例,其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从95公里缩小到73.5公里,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
但要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他建议,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推进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同时要做好“三个转变”,即: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气象要发挥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科技日报北京5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