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五次会议第0422号提案的答复
是否同意公开:公开
办理结果:(A)
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四届五次会议
第0422号提案的答复
市民盟: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发展未来产业 建设产业强市的建议”提案收悉,我局会同市国资委、市工信局、市数据局对有关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有关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举办京冀创新协同机器人高质量发展论坛、京津冀粤机器人项目资本对接暨产业链招商活动。冀凯机电的井工煤矿智能探测钻孔、河钢数字的选矿设备智能巡检2个项目入选国家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
二是开展典型应用案例征集有关活动。根据省工信厅、省药监局《关于组织推荐2025年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转发通知,面向智能辅助决策产品、脑机混合智能产品、支撑环境三大类9个揭榜方向开展揭榜挂帅征集活动;按照省工信厅《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优秀典型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要求,经企业自主申请,有关县市区推荐,向省厅推送了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有限公司-基于mRNA-LNP技术的新型细胞治疗产品、河北纳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细胞工厂生产蛋白类材料2个案例。
三是积极培育更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2024年,11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总数达到82家;新增20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达到1084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率先突破千家。累计培育省级单项冠军158家,国家级7家。
四是组织有关专家召开了石家庄市未来产业发展研究座谈会。结合石家庄实际提出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即聚焦空天信息技术、卫星通信、先进遥感、卫星导航、空天装备制造等领域,重点发展卫星载荷设计及制造、地面设备制造、航空航天材料及部件、卫星运营和6G等上下游产业,打造全国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新高地。聚焦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智能翻译、信息安全等领域,重点发展智能传感器核心器件、制造机器人、高精准智能翻译系统、互联网涉密安全终端产品等上下游产业链,开发整体解决方案,加快技术应用。聚焦基因组学新技术、基因编辑、细胞与基因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细胞靶向免疫清扫、高通量靶点筛选、体外基因修饰系统、新型载体递送、高质量源头细胞制备、细胞产品溯源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推进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的开发和商业化进程,在关键工艺、上下游核心材料、产品开发等方面形成产业集聚和协同。
五是市科技局印发了《2025年度石家庄市驻冀高校与石家庄市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指南》和《2025年石家庄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指南明确了2025年重点支持和引导我市战略新兴及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围绕低空经济、机器人、人工智能领域,征集揭榜挂帅制科技项目需求,组织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申报。
六是推动全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我市算力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基础算力和智能算力。截至目前,我市建成并运营数据中心数量15个,算力总规模1102P,其中通用算力规模为898P,占全市总算力规模比重约81.5%,智能算力规模为204P,占全市总算力规模比重约18.5%。我市规划算力11855P。在超级算力方面,我市尚未布局建设超级算力中心。
2023年年底由市国投、市交投、鹿泉区城投等联合投建的石家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一期104P智能算力已正式向科林电气等8家企业提供智能算力服务,三年内扩容至500P;2024年9月,河北移动100P国产智算已投放使用。目前,我市通用算力898P,主要集中在华为、常山北明、联通、电信、万联大数据以及个别县区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等云计算以及IDC运营公司中,移动、常山北明等机构都将筹划增加智能算力基础,为我市奠定和夯实了人工智能基础底座。
七是有序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我市电子政务骨干网络平台和网络中心机房于2003年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电子政务外网纵向上联省政府、下联23个县(市、区),横向覆盖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和市直部门及相关单位。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具备“千兆到县、百兆到乡”的条件。目前,根据市直各单位业务需求,电子政务外网核心机房到各市直单位网络带宽为20M、50M、100M不等,具备随时扩展网络带宽的能力。市县两级电子政务外网,各县(市、区)至市级政务外网核心机房带宽均为600M,可按需适时提升网络带宽。
八是建设石家庄市公共数据资源平台。加快市公共数据资源平台建设,按照“市级统建,市县两级共用”的建设模式,充分满足市、县两级数据归集、共享应用需求,支撑市、县两级公共数据的采集、存储、共享、开放,以及公共数据产品的开发、流通交易等业务,解决不同类型数据资源提供方、使用方、服务方、监管方等主体间的安全和信任问题。目前,该项目运营平台完成数据运营管理系统、数据产品开发系统、数据资产登记系统和数据运营监管系统基础版本的开发,初步具备支撑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核心业务流程的基础平台能力。
九是政策支持力度明显。我市在政策保障、优势基础和产业布局方面为算力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石家庄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石家庄市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方案》《石家庄市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支持性政策相继出台,谋划了发放算力券补贴政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创新项目加速培育孵化,石家庄市迎来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窗口期。
十是算力赋能作用凸显。与张家口、廊坊等算力产业链较为完备地城市相比,我市在整机制造、数据中心规模等产业链上游较为薄弱,但在中下游产业链发展潜力巨大(经估算,我市仅生物医药产业的算力应用场景就达到30余个)。我市算力应用场景已加速从政务、互联网等传统领域,向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扩展,尤其是生物医药行业,利用算力提供的计算能力,开展设备智能控制、流程管控等工作,赋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将按照省市工作部署,落实相关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激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各工作部门职能,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未来产业的发展依赖于科技创新人才,要坚持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打造形成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入推进落实我市“15条人才新政”等各项人才政策,深化引才引智模式,引进培育一批契合我市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培养更多“石家庄工匠”。
加快张家口(廊坊)数据中心集群建设,为京津冀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协调发展提供算力支撑,其他地区按需建设部署规模适度、绿色先进的配套数据中心和智算能力。结合全省统一布局,一是制定我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规划,明确算力中心的布局、规模及发展目标。二是重点支持鹿泉区、经开区、高新区和正定县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加快建设绿色化、智算化大型数据中心,引导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区域聚集,形成区域布局合理、辐射带动效能大的“三区一县”算力设施空间布局,打造覆盖全市的算力供给高地。
加强政策保障,持续优化算力发展环境。一是完善算力产业相关政策,深化各类政策贯彻实施,鼓励数据中心企业持续提升自身创新力。推进石家庄市智算中心、正定常山云、汉腾高邑智算产业园等数据中心建设,加快融入京津冀一体化算力网,逐步实现算力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促进算力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二是加快出台发放算力券实施方案,降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的算力使用成本,为我市算力企业带来更多市场订单。三是加强算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的教育和培训,培养更多实用型、复合型的数据、算力等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
强化算力赋能,创新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一是围绕我市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五大产业,发挥算力应用赋能作用,不断壮大市场主体、推进产业集聚、加速关键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二是支持优势行业企业抢抓产业智能化发展机遇,深挖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场景,落地一批可推广的标杆示范场景。三是探索算力与交通运输、健康医疗、文化旅游等行业融合,实现更多“算力+”应用场景落地,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感谢贵单位对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石家庄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5月8日
领导签发:王金生
联系人及电话:王秀辰 85057591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国资委、市工信局、市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