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421号提案的答复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A
石科提案字〔2025〕第9号
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五次会议第0421号提案的答复
赵冰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我市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创新生态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石家庄市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谋划、主动作为,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加大对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为新质生产力的萌芽和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举措如下:
一、实施揭榜挂帅,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推进科技项目“揭榜挂帅”,重点面向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征集技术需求,在全球公开发布榜单,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发布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支持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突破一批新产品新技术。市政府与驻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实施驻冀高校与我市产学研合作项目,推动我市重点企业与高校开展合作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今年,我市共113项成果获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占全省获奖总数的41.4%,其中,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8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41项。
二、培育创新主体,推动企业提档升级
持续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工作,积极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不断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规模。鼓励和支持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动员企业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筛选出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好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对标科技领军企业标准,支持企业不断提档升级,持续加快培育科技创新主体。目前,全市省级科技领军企业达22家,高新技术企业超356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22396家,总数均居全省第一。
三、注入金融活水,构建全周期灌溉体系
一是促进金融要素赋能科创企业。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对“早、小、硬科技”项目企业,给予孵化指导、人才支持、科技金融等接力式培育和“装配式”赋能。二是分类施策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对种子期企业给予创业启动资金支持;对初创期企业给予天使投资支持;对成长期、成熟期企业,联合银行保险等机构,可给予最高3000万元或项目投资5倍的银行授信,设计专属科技保险。三是强化对优质项目培育和招引。组织筹办“滹沱科创汇”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通过“以赛代评”方式遴选一批优质项目。
四、深化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
充分发挥好创新研究院作用,借助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以及河工大、中国地大、东北大学等创新研究院的桥梁作用,通过开展订单式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支持企业与国家级科研院所、知名高校等共建联合研发机构,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资源要素配置、人才引进培养及产业化应用。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物及团队,不断强化高层次智力支撑。截至目前,共引进清华大学重大科研平台和重点项目7项,开展订单式研发项目25项,引进北京大学合作研发项目22项。实施驻冀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166项,涉及26所高校、141家企业。
五、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具体要求,增强战略思维,聚焦中心任务,把握工作重点,着力推动形成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创新生态。
(一)加强部门间统筹协同。总书记提出“中央成立科技委主要是统筹各方面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省一级不一样,市、县更不一样。市、县科技机构总体要加强,并保持相对稳定”。市科技局将坚持创新驱动,加强部门间统筹协调,共同推进科技、产业、金融、人才四链融合。
(二)引培高端创新资源。不断巩固和深化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全面合作,开展“石家庄清华创新专项”订单式服务项目等,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团队,攻克关键共性技术。
(三)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加大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力度,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提质增量,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广泛宣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积极动员企业申报,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四)持续提升科技服务能力。2025年1月印发《石家庄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建立容错机制,鼓励企业大胆创新。实施科技特派员“百千万”帮扶提升行动。谋划建立科技保险政策体系,开展银行增信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基金在项目招引、资源导入、企业培育、产业聚集等方面的作用。
石家庄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5月16日
领导签发:曹晶
联系人及电话:闫梦梦 85671296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