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视角
 >> 科技要闻
打通技术壁垒 推动“四链”融合
发布时间:2025-11-03
来源:科技日报
【字体: 】     打印
打通技术壁垒 推动“四链”融合
——宁夏组建科技创新联盟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培育新质生产力在行动】
本报记者  王迎霞  通讯员  黄莉
“希望能够实现复杂结构碳化硅陶瓷的一次成型与高致密化,制品强度提升10%以上,成品合格率超过95%,并具备稳定批量生产能力。”近日,在宁夏创新挑战赛新型工业化领域专场赛现场,宁夏贺兰工业园区管委会科创部部长王金梅一次性发布8项技术创新需求,每项都直指产业升级核心痛点。
王金梅此次亮相的身份是宁夏高性能陶瓷材料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当家人”。为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破解产业发展瓶颈,宁夏科技厅探索组建自治区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串起创新资源与产业需求,牵引当地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赛道。
技术壁垒横亘,创新要素分散,产学研衔接不畅……这些都曾是宁夏产业升级面临的关键问题。如何让创新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成为摆在科技管理部门面前的必答题。
“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增强园区竞争力,2024年9月我们联合工业和信息化厅,组建了自治区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宁夏科技厅高新技术处处长杨芳告诉记者。
首批5家联盟“落户”石嘴山高新区、银川高新区、吴忠金积工业园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中宁工业园区,分别围绕装备制造产业、退役光伏组件回收及梯次利用产业、食品深加工产业、现代煤化工产业、枸杞精深加工产业等领域布局建设。
这些联盟以园区核心产业为基础,由园区管委会联合园区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区内外高校院所、科技创新平台及相关机构组成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体,在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创新合作。
记者了解到,该联盟建立了技术发现和筛选机制,成功推进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共享与引进。2024年,联盟成员单位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7亿元,万人有效发明专利38.66件,有效推动了现代煤化工产业的技术升级与产品换代。
今年4月,宁夏再次启动2025年度自治区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组建工作。
经现场评审,3家产业科技创新联盟获专家全票通过且综合评分70分以上,从8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这批整装待发的“创新战队”分别是中宁工业园区锰基材料产业科技创新联盟、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母机产业科技创新联盟、贺兰工业园区高性能陶瓷材料产业科技创新联盟。
在王金梅看来,产业联盟的关键价值在于“联合”二字,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有效结合,以点滴之力汇聚,达到聚沙成塔的效果,从而提高园区整体科技创新效能。
坐落于宁夏银川市贺兰县的高性能陶瓷材料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一方面吸收宁夏北方高科工业有限公司、宁夏北伏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另一方面联合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5家科研院所,计划与贺兰山实验室、六盘山实验室、闽都实验室携手,在园区建设创新工作站、联合实验室,实施重点科技项目13项。
“联盟将重点布局铝基材料、硅基材料两大板块,全力打造以粉体为主的自治区半导体晶体和陶瓷材料生产基地,建设先进电子陶瓷材料产业基地。”贺兰县工业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局长许亚伟表示,“我们力争2027年高性能陶瓷材料产业集群规模达到30亿元以上。”
“未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将继续以‘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主线,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杨芳表示。
政策文件